x 广告
当前位置: 行业 > > 正文

【时快讯】硅谷银行开始清算,美国议员喊话耶伦:不该给中国的储户买单

2023-03-23 21:02:05 来源:企鹅聊财

2023年3月中旬,美国硅谷银行、签名银行等多家银行破产之后,引发了美国民众的挤兑现象,并且事件的外溢之后,也加剧了美国的金融系统问题。


(资料图片)

为了稳定储户的情绪,耶伦宣布将全额担保储户,在破产银行的所有损失,并由国家买单。耶伦的说法也意味着给到了美国民众一剂安心药。

但是这一剂安心药,实际上并不是对所有的储户发出的。而是仅针对美国自己的储户。

在当地时间17日时,美国的听证会中,俄克拉何马州的詹姆斯·兰克福德对耶伦进行了质问,他表示,为什么纳税人的钱,除了要为支持拜登的亿万富豪买单,还要为中国投资者买单呢?

这样的说法,听起来似乎是极其符合美国态度的话语,但美媒的报道中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出耶伦的回应,或许也是再给耶伦一个考虑是否区别对待的时间。

从客观的角度观察,实际上,这一次的安心药未必会给到国人手里。

准确的讲,在硅谷银行中其实并没有过多的储户存在,而是投资者或是投资集团为主,如果为了他们买单那么这就与耶伦此前的话语存在了冲突。

但根据国际关系与美国的现状观察,或许耶伦会给到一个意外的答复。本质的问题实际上是因为美国存在了信用危机,导致全球资本的偏好改变。

如果此时耶伦可以将中国投资者的赔付到位,那么对于整体的国际投资者都是一剂强心针,从简单的安心到强心的改变,也会给美国增加一个缓冲期。

可是,这里还有一个被忽略的点,那就是未来的价值是否存在,投资者或是储户为什么将钱放入到硅谷银行呢?

除了最基础的信任之外,他们更看重的其实是投资行为的价值。

但是美国除了信用危机之外,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,产业集群没有过多的产生利好,也是一个导致资本偏好改变的原因。

服务业和商业的集群,的确在资金获取效率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,但是基础工业的迁移与集群效果不佳,整体的经济之中存在了大量的泡沫,也是美国经济动力不足的表现。

其实摆到耶伦面前的选择仅有两个,一个是选择赔付,另一个是选择不赔付。

理论上赔付的可能性更大,一方面是为了稳定自身的信用价值,一方面则是为了给到世界一个信号,美国依然好。

但从实际的情况观察,大概率其实是不赔或是有条件的赔付。

在面对中国投资者的环境下,美方或许会利用只对储户负责的态度,作为一个博弈筹码,并与我国进行美债的协商,也就是你买美债,我就赔付,你买的多,我赔的多。

如果这样的想法在耶伦心中呈现,那么结果可能就是关系的进一步恶化,投资者的钱打了水漂。

随之而来的也不知是关系的恶化,信用危机的再次提升,也会将美国推向风口浪尖,甚至与印度一样被贴上没有信用的标签,中心化的世界中,这样的危机远比破产来的更为凶猛。

实际上导致问题的核心,是一个中心化的问题,也就是美国和中国目前的主要竞争目的,实际上是为了确立中心化的地位,也就是以中国或美国为原点的世界形成。

而美债、或是去美元化,以及赔付问题之外的信用问题,都是一种手段和过程现象。

中心化为什么这么重要呢?去掉这个中心化,每个人的资产情况,可发展性都会明显的摆上台面,投资者或是储户,也可以有更直观的看法。

选择产品时,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,以及投资标的信息来决定行为的发展。这样难道不会比争夺一个中心来的实际么?

在中心化中,经常被强调的是安全其次才是价值,可是为什么钱放在中心里是安全的,但是放在自己手中就不安全呢?

劳动效率是主要的原因,中心除了担负安全之外,更大的意义是价值,相比个人的劳动效率,中心的劳动效率更大,这也使得投资者进一步的选择了中心。

但是在硅谷银行事件之后,或许,人们应该对中心化有新的疑问,所谓的安全,是真的安全还是名义安全呢?

无论是赔付还是不赔付,或许结果都是一样的,信用以及产业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的时候,资本就不会选择雪中送炭,他们往往更喜欢的可能只是锦上添花。

关键词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全球直播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